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而中美伦敦会谈就解决彼此经贸关切取得的积极进展不仅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也被广泛视为稳定世界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缓解贸易摩擦的重要风向标。
今年以来,美国单方面对中国采取新一轮经贸打压措施,包括加征高额关税、强化高技术领域出口管制、收紧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限制等。这些做法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中美经贸往来,亦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安情绪。面对美方的贸易霸凌行径,中方依法依规坚决回击,采取包括对等加征关税、加强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将部分美资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反制措施,并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说,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建立,是在中方坚定斗争与冷静应对的基础上促成的重要成果,体现出中方在坚守核心利益的同时,始终保持开放、理性、建设性的对话姿态。中国多次明确表示,只要美方放弃极限施压、回归理性轨道,中方始终欢迎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分歧。这种既坚持原则又注重方法,既坚定立场又积极沟通的态度,是促使美方重启接触、同意磋商机制的关键所在,也反映出中方愿为稳定全球经贸格局承担大国责任的担当。
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在经贸领域存在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但更具有广泛的产业互补性和深厚的合作潜力。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供应链格局重塑、绿色转型加快的宏观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已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变量。合作,是中美之间唯一正确的选择;扩大共识、管控分歧,是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之所在,也契合世界各国的共同期待。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处于关键时期。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双方应共同努力利用好经贸磋商机制,采取切实措施缓解摩擦、稳定预期、重启合作。在此过程中,也要切实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北京等地正在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建设“两区”政策平台,在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仲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经验,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提供更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与此同时,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仍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倘若美方在与中方经贸磋商的同时,继续不断推动对华加征关税、扩大制裁清单等单边措施,不仅将削弱磋商机制的实效,对其稳定性和可信度造成不利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唯有以合作精神相向而行,才能为本国人民创造更大福祉,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与正能量。这不仅是中美的共同责任,更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