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标准质量 >

以标准化引领服装企业两化融合

2018-06-05 13:26

作者:赵颖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产业部

  在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迸发的当下,“标准”正成为各国征战信息化时代的利器。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还是中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战略。面对新一轮产业技术革新的浪潮,各国都有举“标准”之力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服装产业作为孕育大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产业,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标准化引领产业的变革。

  “隐形冠军”背后的力量

  德国的制造业拥有这样一群“隐形冠军”,他们在专业领域大名鼎鼎,但却不为普通公众知晓;他们或只专注于小到螺丝钉一般的产品的研发,却能创造年销售额20亿美元的骄人业绩。

11.jpg

  作为世界制造业的霸主,德国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技术工人,其“隐形冠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为人称道,而成就“德国制造”称霸全球的首要因素当属“标准”,标准化使其不仅在全球具备了行业话语权,更为其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根基。

    在德国,消费用标准保护权益,指引生活;企业用标准取得发展,赢得竞争;政府用标准推广先进、淘汰落后。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时,第一个领域就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通过制定一揽子共同标准,建立起智能工厂生态链上各个环节的合作机制,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信息的高效切换。在标准化视野下,德国制造业者将“工业4.0”的发展路径勾画的尤为清晰。实际上,在“工业4.0”变革中,一旦在制造、产品、运营、流通、消费、反馈等生产及消费环节实现标准化,便具备了快速数字化的基础,标准化正是产业实现变革的前提。

12.jpg


  就企业自身而言,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整合将更为科学化,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而这一过程中,各环节及各系统间的高度协同对标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通过制定和执行许多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来满足。  

  两化融合行动聚焦“标准化”

     践行“标准化”是首要任务。“工业4.0”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拓展与延伸,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剥开“工业4.0”、两化融合这些概念化的外壳,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应对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的理念和战略布局的差异性,但其最根本的核心是一致的。我国已经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并在政策上进行了中长期部署和规划。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明确了两化深度融合的意义和战略部署。其中,第一项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全国性的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13.jpg   

  系列国家标准应运而生。标准化活动的作用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推动技术合作。我国政府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一直注重标准的支撑和抓手作用,2017年11月1日,国家标准GB/T 23002-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正式发布,与GB/T 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等国家标准共同构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实施指南》给出了企业落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项要求的通用指南、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与《基础和术语》《要求》等标准相配套,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两化融合管理方法论,引导企业将管理方法运用到日常运营中,确保新型能力有效打造,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4.jpg    

  分行业、分领域标准亟待出台。两化融合专项行动的标准化战略带有明显的“前导+研发”模式特征,即伴随先进技术的研发,标准化同步甚至超前进行,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勾勒出整体框架。随着“两化融合”建设的深入,业界在实践和标准化问题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落实到分行业、分领域的相关标准仍是空白。因此,标准体系的完善成为“两化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GB/T 23002-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引言部分明确提出,为系统指导标准应用,可进一步研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关键内容和框架、有关方法与工具标准,依据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特色和需求制定分类标准,并给出相关参考模型。在此前提下,聚焦服装行业发展特点,制定更为服装企业受用的两化融合标准不仅是企业建设、尝试、探索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举“标准”之力促进服企两化融合

    我国服装企业两化融合实施大多从局部入手,对企业最需要的环节进行局部应用,局部应用成熟后再进行综合集成应用,在局部业务应用和综合集成应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资源全面整合,与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密切协同,使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动态反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当前,我国一些大型服装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已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引领行业踏上信息化、智能化之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中小型服装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5.jpg   

  一、企业对两化融合认识不到位。缺少企业“一把手”的重视、信息化主管权利有限和财务主管给予的支持不够。

    二、两化融合与企业战略不匹配。企业的运营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缺少对应关系,企业缺少一个动态的操作流程来保证运营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之间持久的对应关系。

    三、重技术轻管理。服装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信息悖论”,即由信息技术造成快速的、范围广泛的变革带来管理上的困境。

    四、重建设、轻维护和应用。重视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却忽视软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将两化融合简单地理解为软硬件系统的构建,而忽视了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这一基础性工作。

    五、“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形成了生产、财务、人事、销售等信息孤岛,大量的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资源闲置等问题。

    为了助力服装企业系统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机制,引导企业解决两化融合中面临的问题。服装行业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宜在顶层设计指导下,深入到基础建设、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程管理等各个环节,最后利用综合集成的思想,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整套的服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16.jpg   

  在全球产业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服装行业必须尽快找到方法加以应对,而两化融合无疑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归总我国服装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不知道“怎么干”、“怎么干好”,制定服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解决信息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使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有标准可依、有方法可循,助力服装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形成新型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包括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响应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等,亦或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催生的全新能力,提升服装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举“标准”之力推进服装企业两化融合,正当时!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