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集群 > 区域经济 >

温州人:中国改革先行者

2014-01-02 00:00

作者:

来源:

 

    炒房团”遭遇“滑铁卢”、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多项经济指标省内垫底、民间债务危机影响深远……曾在改革大潮中先行先试、引领风骚的浙江温州人,现在到了一个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了。

    “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永嘉单干、洞头贷款(吃饭)”,这句民谣是改革开放前温州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善生活、吃饱肚子,这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走在改革前列的主要动机。

    当年家徒四壁,番薯叶充饥的宜山镇村民黄莲香清楚地记得,邻近的金乡镇就是有名的“讨饭村”。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生存,宜山镇“家家机器响,户户闻枢声”,崛起以千家万户家庭工厂为细胞的再生腈纶纺织品基地,黄莲香一家加入了这支浩浩荡荡的商品经济大军中。

    黄莲香回忆,她与10多位村里的姐妹曾翻山涉水,结伴挑着再生腈纶衫来到中国南部一些不知名村庄推销,甚至把衣服卖到了缅甸,而后自己学着兑换外币。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敢为天下先,在体制上率先突破单一传统的国有、集体所有制形式,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家庭工业,在机制上大胆打破计划经济模式,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十万供销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而黄莲香就是其中一员。

    “确切地说,温州人的改革动因并没有多伟大的理念,其原始动力是为了脱贫致富,为了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生活命运。”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在改革中靠着草根韧劲崛起的知名温商,渐渐跑偏了方向。

    创建于1996年的瑞安意奔玛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滤芯器的汽配企业,前几年在高歌猛进的“房产风”诱惑下,将主业转向房地产,向银行贷款数亿元人民币投入4个房地产项目。结果大部分项目亏损,资金链断裂,最后在政府的帮扶下,才重返实业走出困境。

    曾被称为“温州眼镜业第一人”的温州改革领域知名人物、浙江泰恒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寿加定,其命运更让人唏嘘。

    泰恒光学曾是中国最大的眼镜制造企业之一,而寿加定却在前几年改道自己的实业方向,从银行、民间借贷十几亿元人民币,在重庆等地大面积开发房地产、商业地产,还投资矿产等行业,遭遇资金链断裂,投资“崩盘”,企业走向不归路,而寿加定选择了自我结束生命。

    2011年9月间,温州连续出现企业主“跑路”、自杀等极端事件,债务危机重创温州。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说:“一批企业主脱实向虚,淡化、放弃了实体经济,教训十分深刻。”

    曾一度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投向房地产业,而被深度套牢的乐清市华通机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成文,在面临一系列惨重失败后,大脑重新清醒过来。该公司2011年果断收缩了房地产等多元化经营项目,将全部精力和资金重返主业,回归实体经济。

    温州北极新秀服饰公司董事长倪学善坦言自己曾是一名“浮躁者”。近年来,他不断压缩实体经济,投资房地产、酒店、娱乐业、艺术品等10多个行业,结果不仅没有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反而被拖得精疲力竭。这位“浮躁者”表示:“经过这场洗礼,我不得不需要改造脑子、改造观念,静下心来,不能膨胀、不能东张西望。而这些,恰恰是经历过改革大潮后,当前温州人最缺的东西。”

    哈杉公司董事长王建平从1991年、自己24岁时开始创办皮鞋厂,至今已20多年。2001年,独自闯入尼日利亚,创办了500多人规模的皮鞋厂,并成功地打入沃尔玛等三个世界百货巨头的2600多家大型连锁商场及专业商店,全球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美元。

    但是,由于他在温州及海外多项投资战线拉得过长,投资规模过大,一度受民间债务危机冲击,企业陷入深度困境。“我要反思的是,哈杉在经济大环境好的时候头脑发热拼命扩大规模,这是把自己推进了火坑。”王建平说。

    有关专家认为,温州人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吃苦耐劳、善捕商机,这是十分优秀的品质。但是,也有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追求短平快,热衷捞“快鱼”、快钱,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是致命的弱点。

    “温州人要在改革中努力改造自己、修炼自己,克服致命的弱点,这样才能在改革的大道上走得更远。”马津龙说。(A03)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