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动态 >

欧美执双重标准 自由贸易从来都是神话

2005-05-26 00:00

作者:

来源:

今年秋冬童装将引进保健型面料
  1933年凯恩斯写道:“同很多英国人一样,我从小被教育要尊重贸易自由,要知道那不仅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理智的人不会怀疑的经济理论,而且可以说是道德守则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位凯恩斯,不久之后开始怀疑起贸易自由的正确性来。

  时光越过70余年,2005年5月13日和18日,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美国商务部 以“扰乱市场”为由,连续两次宣布对七类中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此前,欧盟也威胁要对中国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就是这个一直主张自由贸易,希望其他国家毫无保留地敞开贸易大门的欧美,当自己利益受到影响时,不惜违背经常挂在嘴边的自由贸易口号,不顾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重新挥舞起保护主义的大棒。在其压力下,中国不得不决定自2005年6月1日起,大幅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税率。

  中国的遭遇说明,以欧美为主导的所谓贸易自由化是有着双重标准的,即对自己的优势产业主张自由贸易,让大家都打开大门。而当自己的劣势产业遇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时,则强调“公平贸易”,关上自己的大门。

  从理论上说,自由贸易的确是好事,它建立在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提出的“比较优势”的原则之上。这一原则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致力于它具有优势的领域,并就其他需求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易。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发展它的比较优势,那么整个世界会达到最高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每个国家都可以分享更大的全球经济蛋糕。

  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则是有条件的,这就是用来生产商品的资源即生产要素———在李嘉图的时代主要是土地、气候、地理环境甚至还有大多数的劳动力———不会很容易地跨越国界,也就是不能自由地移至其他国家。否则,国家的比较优势就会被破坏,一些国家成为自由贸易的赢家,其他则沦为输家。然而今天,生产的关键要素,如资金、技术和观念等,都可在瞬间转移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出口它们就像出口汽车一样简单和方便。

  重要者还在于,世界是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贸易往往是国家利益博弈的载体。10年前,WTO纺织品服装协议就已经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在10年内分阶段放开纺织品和服装配额,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将70%-90%最重要的配额保留到去年年底,也即全面取消配额的前夕。而欧美这回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很难说不是其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表现。因为中国纺织品的成本优势,使欧美的纺织企业在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很难生存,从而其工人不得不面临失业的危险。

  所以,尽管自由贸易确实优于贸易保护,但迄今为止,纯粹的“自由贸易”没有在世界上实行过一天。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践也表明,保护贸易是他们事实上实行的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实行工业化和保护本国经济的重要手段。经济学家盛洪曾以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为例,证明英国的“自由贸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划时代谎言。

  欧美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设限再次说明,自由贸易从来是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的。中国在只强调“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全球化”中或许是赢家,但由此我们也应该去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被“边缘化”的国家利益。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