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渠道与终端 > 渠道与终端 >

最后一个疏解市场东鼎闭市,“动批”再见

2017-12-01 10:13

作者:曲英杰

来源:北京商报


    11月30日下午2时,伴随着歇业封条贴上东鼎服装商品批发市场大门,已有30年历史的“动批”,完成最后一个批发市场的清退,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这块35万平方米商业用地,将引入科技、金融等高精尖企业。

  写有“全场特价”、“清仓甩货”、“100元三件”的红色横幅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消费者拎着动批标志性的黑色塑料袋往来穿梭,商户一边挑选存货打包,一边打电话确定物流车辆位置,有的店主甚至站到椅子上招徕顾客。过道里,红色、黑色、白色的包装袋用宽胶带封口排列,不时有人推着简易推车往返于停车场和商场之间运送。手推车碾过过道,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与吆喝、砍价声交织,这是最后一天的动批市场,时间逼近下午2点,这些喧闹渐渐平息。

  动批,曾是一代京城消费者抹不去的的记忆。紧挨京城重要交通枢纽西直门,毗邻北京西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动批,既服务京城百姓,又辐射华北五省,甚至东北、华东和华中,成为北方服装批发商的核心集散地。相比王府井、三里屯的摩登潮流,价格低廉,让“动批”商圈自有一份独特韵味。三十年余年来,动批从曾经的露天摊位、“铁皮蓝棚”,发展成十二座高层商业建筑,拥有摊位数1.3万个,高峰客流量达15万人,还曾承载了不少海淀学子的青春记忆,为他们物质匮乏的求学时期提供最廉价的时尚。

  作为动物园地区服装商户“退路入厅”时期开办的第一批市场中一员,东鼎见证了“动批”昔日的辉煌,也成为这场疏解大潮中最后一个离开者。东鼎始建于1998年,经营面积达8000平方米,拥有摊位600余个,主要经营服装批发,兼营鞋类、箱包等商品。

  彼时,随着商圈的发展,批发业态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也导致社会问题的滋生,低端,成为“动批”商圈摆脱不掉的标签。无论是市场内促狭的十几平方米小店、毫无美感可言的黑色塑料袋、推车与水泥地面的尖锐摩擦声,还是市场外寸步难行的交通、私搭乱建的建筑、过量的人口负荷,都与北京倡导的首都核心功能格格不入。在2013年初西城区两会上,区委书记王宁曾表示,动物园地区2万多个服装批发商,每年给西城经济带来的效益约6000万元,但政府支付的交通、环境等管理费超过1亿元。

  2015年1月,伴随着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正式闭市,动批疏解启动倒计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北京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35家,疏解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17家。在2017年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的撤并升级和外迁。

  疏解完成后,动批将用于建设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科技金融等平台,部门腾退空间将作为周边居民活动场所。首个“撤牌”的天皓成市场已转型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聚龙外贸服装商城的原址则计划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中心”,时尚天丽、惠通永源、特别特、信德时代、金开利德以及10月6日完成清退转型的世纪天乐,将用于金融科技办公,万容天地已有科技企业入驻。“具体到东鼎,未来如何转型尚未公布。”西城区一位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不过,天津西青、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已经成为动批商户的主流“下一站”选择。天津卓尔电商城、保定白沟商贸城、沧州明珠商贸城、石家庄乐成国际贸易城等津冀市场相继向动批商户伸出了橄榄枝,另有零散商户试水微商、网店经营。

  “北京经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城市功能外迁,不亚于或者等于一次大的经济革命,震动较大,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绿色人口等多方面的生态。”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洪涛看来,动批疏解是北京这场“经济革命”的表现之一,因为涉及到人,既需要雷励风行,也需要和风细语的思想工作,对于疏解去向、腾退空间规划,可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完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