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 > 制造商新闻 >

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现状

2017-09-05 09:15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一、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
  第一种类型的服装集群可称作“专业市场推动型”。该类型的集群内部,或者集群所在县(市)的内部,一定开办有专业市场。可以说,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在中国的服装行业是最有代表性的。
  众所周知,有型市场是无数小生产者与小商人汇集的舞台。这些小企业在市场里销售商品,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传递信息。这一基本特征在服装专业市场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专业市场通过发挥有型市场的基本功能,承担起服装集群里生产与流通的组织者的角色。不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集群都存在着有型市场。一般来说,这些市场自发形成后,因为管理薄弱,会逐渐演变为非正规部门,成为限制集群发展的瓶颈。两者比较,为什么专业市场能够在中国半数以上有代表性的服装集群里,成功的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呢?这一问题必须与地方政府的角色联系起来进行讨论。中国的专业市场多数是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开办的,市场里一般设有管委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其中任职,对市场交易的软、硬环境进行改造、监督、管理。这导致专业市场与传统的有型市场相比,产生了两大创新性的变化。
  (一)市场内部非正规的交易空间得到了改善。
  专业市场的管理方常常在市场内推行划行规市,并引进监督市场交易的工商,技监等部门,还设立了金融,物流,电信,餐饮,住宿等设施。专业市场内部的交易效率由此大幅提升。
  (二)将遍布国内各大市场的非正规的商人网络,改造成了正规的流通渠道。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中低档服装,日用品的销售,往往是由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贩来完成的。他们多来自浙江这样集群发达的省份。这些商贩们,为了追逐利润,在集群里的专业市场与各大消费地的市场里辗转,逐渐恢复了传统但非正规的商业网络。专业市场的管理方和他们支持的商人,借助这些商贩流动的机会,在集群和消费地之间,构筑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这使得不具备传统网络的商人,也能获得前往集群采购的渠道。专业市场开拓中低端国内市场的功能由此大大加强。
  由于专业市场具备以上特征,开办有市场的服装集群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色。
  (一)在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里,产品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服装集群通过专业市场开拓中国国内市场,是这一类型集群的最重要的特点。
  (二)这一类型的集群比其它类型开办服装展会的比率更高。
  大多数展会都是专业市场的管理方主办的。展会汇集大量的买家和卖家,本质上与有型市场没有差别。但是,展会上往往有超越传统商业网络的优秀企业参展。积极的开办展会,说明由于有地方政府的介入,这类集群具有推动市场升级,确立区域品牌的强烈愿望。
  (三)这一类型的集群比其他类型更多地形成了完善的服装产业链。
  在有专业市场的集群里,与服装生产相关的面料,辅料,染色等各道工序的加工专业户一般来说比较齐全。专业市场汇集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服装产业链分工的深化。
  参照每个集群的平均企业数和产值,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的平均企业数明显高于其它类型,但平均产值并不高。可以推想,专业市场焕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促使他们更好的创业。当然,这需要更严密的数据来证明。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以上数点,是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发展的整体特征。接下来讨论这一类型集群里企业发展的特征。
  (一)这一类型的集群里,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地区拥有龙头企业,还有5个地区有这样的可能性。这说明,专业市场不仅能促进小企业的创业,也能使得小企业获得质的发展。
  (二)这一类型里,很多集群都拥有国家级品牌。通常,有型市场里价格竞争极其激烈,被认为很难实施品牌战略。但是,这个问题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即低端市场仍然存在对于品牌的需求,由于其准入壁垒较低,小企业推广品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刚开始,这些品牌或许没有名气,附加值很低。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会逐渐胜出,获取创建更高层次品牌的能力。
  二、出口导向型集群
  1、基本特征
  第二种类型的服装集群可称作“出口导向型”,最大的特征,是出口占服装产值的5成以上,却没有开办专业市场。如同全球价值链理论所设想的,此类集群是依靠国际代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集群整体的整体发展上具备以下特征。
  (1)出口导向型集群很少开办展会。由于国际代工中每次可以从发达国家的买家获取大量订单,该类集群没有进一步的动力开办展会,吸引更多的买家,或者确立区域品牌。
  (2)这类集群中,有一半以上的集群形成了与服装生产相关的产业链。但其数字不及专业市场推动型那么多。这是因为除了一部分大企业,此类集群的组织者往往处于集群外部。他们可以选择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采购原料,外放加工。参照每个集群的平均产值,会发现出口导向型集群的数字要高出其它类型一大截。这是因为国际代工更容易获得大额订单。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平均出口利润仅有3%。可以说大量的订单,高额的产值,仅仅是为了弥补极低的附加值。国内常见的“中国不能一直做世界的加工车间”,“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之类的批判,主要就是针对出口导向型集群的这一特点而发的。但要看到,此类集群仅占三分之一不到,并不是中国服装行业的主流。
  从企业的层面来看,出口导向型集群有以下特征。
  (1)这一类型的集群里,企业创造出国家级品牌的案例极少。连有可能性的地区在内,总共不过4处。在海外畅销的品牌就更少了。这表明,在面向海外市场,进行OEM生产时,企业往往疲于应付国外买家对质量和生产管理的苛刻要求,没有充分的时间培养对于品牌的策划,设计能力。
  (2)这一类型的集群中,龙头企业出现的比率要超过专业市场推动型集群。这一点,要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集群里的中小企业靠出口市场为主,龙头企业却一直做国内市场。宁波是最典型的案例。宁波是一个以生产西装和衬衫为主的集群。当地拥有国内最大的服装巨头雅戈尔和杉杉。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但另一方面,该集群8成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以及8成的产品都向海外出口,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第二种情况就是全球价值链理论所设想的,厂商在与海外买家的接触中,接受其生产和管理上的指导,逐渐发展壮大。这类企业一般都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可以从海外直接接单。在加工能力不够的时候,也会分一部分订单给集群里的其他小厂。但是,一般来说他们没有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与其比较,倒是下面介绍的外贸公司通过掌握的进出口权,真正的发挥着服装集群组织者的作用。
  2、作为组织者的外贸公司
  在中国,长期以来,只有集群内部一部分龙头企业,以及位于省,市,县的国营外贸公司,拥有进出口权。尤其外贸公司,因为不在集群内部,虽然作用突出,却很少受到关注。这里,通过江苏省最大的外贸公司X公司的案例,研究一下外贸这个隐身的组织者的具体功能。外贸公司的业务,一般是以单个或者少数业务员为单位进行的。
  首先看外贸公司是如何寻找买家的。X公司一般通过参加国内的广交会,华交会,或者海外的巴黎,杜塞尔多夫的展会来结识新的买家。有的时候,通过客户介绍也是重要手段。一个业务员通常会和若干客户保持合作关系,不大会集中于单一的买家。O先生的客户中,6成来自日本,4成来自欧洲。
  在与客户谈订单时,X公司的业务员会向其建议使用什么面料。面料成本占成品的6成,外贸公司可以通过对面料的建议提高他们相对于国外买家的谈判能力。江苏和浙江两省有众多的纺织集群,服装生产所需的9成的面料都可以在这两个地区采购到,这是外贸公司的优势所在。
  X公司的业务员经常亲自去采购面料。面料集群中一般有专业市场,里面有非常专业的面料商。考虑到效率,业务员常常通过面料商与面料厂打交道。他们与面料商的合作非常稳定,有时甚至有十几年的交往。
  X公司的辅料也是业务员亲自采购。在X公司的所在地,有浙江人开办的专业的辅料公司。客户下单以后,X公司的业务员会让本公司的加工厂,或者省内各大服装集群的加工厂来进行加工。O先生选择了金坛这个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不同工厂加工的产品会有所差异。O先生的衬衫放在3-4家厂,夹克放在3-4家厂,裤子放在若干家厂。一般来说,X公司的业务员会从一家工厂包下5-8条生产线,让其满负荷运转。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工厂有稳定的订单,又能保证稳定的加工质量。不过,外贸公司很少会把整个工厂包下来。对于加工厂来说,从若干家同时接单,要比仅和一家做有更大的激励。X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质检(QC)队伍,成员都是服装加工厂出来的熟练工人。O先生常常将QC人员派到工厂,监督质量管理。
  不过,X公司极少用自主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服装设计和市场营销需要的技巧,与做贸易,做工厂差别很大,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X公司的案例,反映了服装外贸公司,通过参加展会,在使用面料时积极提出建议,控制加工工厂等方式,不断强化与海外买家的谈判能力。江浙地区广泛分布的纺织,服装集群,则进一步强化了外贸公司的竞争力。但是,因为长期以来仅仅与国外买家开展业务,即使X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没能很好的形成卓越的市场营销和策划,设计能力。
  三、大企业主导型集群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表示,第三种类型的服装集群可称作“大企业主导型”。因为仅有11处,能否成为独立的类型,还有待商议。从表2统计结果和手头的资料来看,此类集群是以本土的大企业为核心发展起来,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销售。不过,由于没有成立专业市场,大企业不得不自主的组织生产和销售。由此,该类集群在反映企业成长的两项指标上十分突出。具体而言,
  1、此类集群中大企业的成长十分突出。如同表2所示,所有的集群中都能观察到龙头企业的成长。另,虽然数据不太严密,根据平均产值和企业数计算,此类集群每个企业的平均产值最高。
  2、此类集群中企业创建国家级品牌的案例相对来说最多。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大企业针对国内市场较高层次的消费群,积极的推行品牌战略。从反映服装集群整体发展的指标来看,大企业主导型集群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3、只有一个集群里开办展会。大企业主导型集群中,营销活动主要是大企业围绕国内的中高端市场展开的。他们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开办展会,推动整个集群提升档次,推广区域品牌。
  4、这一类型中形成服装产业链的集群最少。这是因为大企业能力较强,可以从外部直接采购中间产品,或者在公司内部一条龙生产。他们缺少与集群内其他企业分工合作的动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