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行业信息 >

时尚将是京东最后一个必争品类

2017-10-11 09:08

作者:王晓然

来源:北京商报

——专访京东集团副总裁、时尚事业部总裁丁霞


近几个月来,京东在时尚领域密集发布活动,从登陆国际时装周赞助设计师品牌发布秀,到孵化国内年轻设计师,再到联手腾讯打造时尚IP,近日又联手国内内衣品牌都市丽人达成销售+营销+物流+大数据的深度合作,京东尝试在时尚领域编织一套完整的生态链。这距离京东拆分大服饰家居事业部并独立成立时尚事业部仅仅半年时间。现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时尚事业部总裁丁霞有着深厚的国际时尚领域管理背景,业界猜测,京东能够褪去传统、“土气”的旧印象,以前沿设计师作为入局服饰市场的切入口,也是得益于她背后多年从业国际时尚的经验。在京东时尚与国内知名内衣品牌都市丽人的深度合作发布期间,丁霞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

服饰业务  最后一个必争之地

“服装是一个复购率很高的品类,任何企业都希望做第一,但电子和快销品类已经领先,最后就是服装了。”

在与都市丽人达成深度合作的发布会现场,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登台发言时表示,服饰将会是京东的最后一个品类。对于服饰业务,未来5-10年,整个京东都会倾集团之力重点扶持这个品类。这一言论再次让京东时尚业务成为关注焦点。

早在今年3月,京东集团宣布拆分了服饰与家居业务部,成立单独的时尚事业部。当时新上任时尚事业部总裁的丁霞被认为是京东在服饰领域转型的关键性人物。翻看丁霞的履历,她曾任美国汉佰集团大中国区总经理、尼尔森零售研究副总裁,在国际零售行业的20年间,曾作为最早推动服装行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管。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汉佰集团是美国最大的内衣生产商,在纽交所上市。

正如丁霞坦言,京东起家于3C业务,“在3C、家电和快销品类别当中,京东已逐渐具有绝对领导地位。接下来剩下的最后一个品类就是服装,在这个复购率高、流量高的领域,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做第一”。

据了解,京东时尚旗下包括服装、内衣童装、运动健身、鞋靴箱包、珠宝奢侈品配饰、钟表共六大业务部门,其中知名品牌旗舰店占比超过60%。按照京东集团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40%的新增用户是冲着时尚商品而来的。在2016年,时尚事业部就已经是全集团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丁霞无疑成为京东被寄予厚望触发时尚潜力的职业经理人。刚上任时她曾公开表示,时尚事业部将着力于买手团队的打造和自营能力的提升。此次,丁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相比其他电商平台,京东的客群相对而言收入高一点、教育程度高一点、品牌忠诚度高一点。这一主力客群锁定在“80后”群体。

相对于较早进入大众服饰领域的天猫而言,京东时尚给出了相对中高端和设计化的定位。

时尚化  孵化设计师是一种投资

“时尚部门业绩双倍增长,虽然大众款产品在体量上占比较高,但个性化产品的销量增长十分惊人。”

京东在时尚舞台上动作频频,不仅再次在国际时装周上亮相,今年还开始赞助海外知名设计师品牌呈现新品发布;在伦敦时装周上还宣布合作英国时装协会和时装杂志做设计师评选基金;并联合时尚杂志发布男装流行趋势。

京东在扭转人们以往对平台的固有印象,希望植入国际化、时尚化、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在这一点,丁霞的团队选择以主导国际潮流趋势的设计师作为切入口。实际上,今年合作的31 Phillip Lim品牌为京东赢得了“好品位”的评价。相比LV、GUCCI等一线大牌,这类窄众设计师品牌更加被时尚潮人所青睐。丁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有个外聘的专门调研机构来专门负责为京东时尚寻找和筛选合作的国际品牌,以保证专业度与合作效果。“很多国际品牌虽然未在中国落地,但已有一批忠实消费群。京东时尚希望找到这些个性化的国际设计师,让他们的产品进入京东平台。”

通过京东平台上的销售数据来看,从体量上来讲,大众款确实占了更大体量,但从增长的速度来看,个性化产品增长趋势越来越快。她举例称,京东平台上的一个设计师频道内,大概有150个本土设计师销售自己的产品,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以出挑的设计在今年实现销售同比四倍增长。团队监测到,这个频道里约六成是女性用户。“可见他卖的不是品牌,而是产品为王。”丁霞透露,平台在尝试孵化一些优秀本土设计师,他们的作品进入平台是减免平台费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露出机会。

物流链  瞄准潮流背后的库存痛点

“潮流实际上比人们想象的要科学得多,并且是可以前测的,否则设计就成了一场赌博。”

众所周知,库存是服装行业最大的痛点。现金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筹码。中国服装行业走过了过去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正面临转型。产品设计、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劣势摆在眼前。知名快时尚品牌ZARA平均两周时间完成服装设计到门店上架,年库存周转超过10次。反观国内服装品牌的平均水平,从设计研发到上架销售需要6个月左右,有的企业甚至需要三个季度,年库存周转次数不超过5次。

因此,众多服装品牌寻求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的背后,除了销售也暗含着对优化库存管理的深度需求。

丁霞表示,服装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下,时装库存非常浅,常出现断码。加上品牌都尝试O2O模式,对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更多品牌支持网上渠道的“实时库存”系统,即线上所有库存都以单一标签形式实时在线,这为利用库存提供了基础。当线上旗舰店内商品没库存时,可以调取消费者附近门店的库存发货或自提。“这样一来,服装的库存就被充分玩转起来了”,她说。

这意味着,对于第三方商家而言,与京东自营平台的合作相当于授权“代理”,比起纯粹入驻平台,有利于减少库存、增加现金流、更快的物流配送。此外,服装品牌能从电商获得消费群体的购买偏好,数据可用于反向决定该渠道的款式设计和色彩选择。

“潮流这个东西是有前瞻性的,服装比大家想象的要科学得多”,丁霞表示,一个时尚发布,提前两年就有不同设计师根据趋势发布演绎自己的款式,这就叫流行趋势。“服装的批量生产可能涉及到上千万件,如果不充分考虑流行的科学性,将是一场赌博”,她说。(A03)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