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UPDATES
巨型场景能否成就品牌崇拜?
作者:WWD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2025-07-07 10:46
图片


图片


这些“反常规大物”以高辨识度的巨型场景存在,强势拉回消费者注意力。从品牌吸引力到品牌崇拜感,同质化的消费时代,品牌和零售业正通过更加具象的时尚文化景观,汇聚更高阶的商业价值。


恰恰,如今的时尚奢侈品市场,正处于一个价值被质疑的时期。贝恩咨询公司执行副总裁 Joëlle de Montgolfier 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所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对奢侈品的附加值、其吸引力以及其能否说服消费者相信其价格与其提供的服务相符而充满怀疑的时期。”


图片


而品牌们的巨型营销场景与不同国度与城市的文化链接,及其超越品牌、通过更多维的体验所打造的文化地标身份,似乎在成为一种解法。


事实上,巨物作为文化符号的营销逻辑,远非当代独创——人类文明史中,巨型建筑、雕塑与装置早有先例,从埃及金字塔到巴黎铁塔……这些跨越时空的“巨物”,本质都是通过物理尺度的震撼,将某种文化价值烙入集体记忆。


图片

“巨型营销”重塑品牌高阶吸引力

凭借庞大空间体量与视觉冲击力,首先,“巨型物理地标”的营销逻辑及效果,已经能令品牌在同质化消费时代脱颖而出,并在核心市场向目标人群持续释放其品牌价值的不可复制性。


据悉,LV 于上海启幕全新概念地标“路易号”(The Louis)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兴业太古汇,展览空间由 OMA 协力打造,总面积达 1200 平方米,纵跨两层。部分社交媒体相关话题词超百万浏览量,讨论量破万。


LV 作为奢侈品牌的代表之一,已经不是第一次用“巨物”讲述品牌故事。从此前在黄浦江上打造的拖行 5 米高的红色 Speedy 手袋,到去年万圣节期间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旗舰店外立面上打造的高达 70 米的“行李箱塔”,以及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巨型“ LV 老花硬皮箱”,LV 的“巨物矩阵”始终紧扣两个核心:物理尺度的震撼力与品牌基因的具象化。由此而来的不仅仅是品牌吸引力,而是一种品牌崇拜感。


图片


今年 3 月,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也登陆上海静安永源路,推出了一个 4 层楼高的巨型蓝色“鞋盒”,作为品牌首个“贝壳头街区”的核心区域,据统计其单场活动吸引共 5 万人次参与。此外还有 Dior 在去年于日内瓦打造的旗舰店,建筑外观由六个白色花瓣状的树脂外壳组成,最高超过 22 米,最宽处达 6 米,与首尔旗舰店呼应。这些巨物虽形态各异,却共享同一逻辑:用“全球唯一”的物理存在,将品牌历史、工艺或精神符号凝固为可触摸的空间实体。


图片


图片


巨物的“大”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流量源头,也不应仅仅是批量化明星或规模噱头。在消费同质化的当下,都在不断地向时尚产业传递这样的信号:传统“符号堆砌”的营销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品牌正急于通过更具情绪穿透力和文化纵深度的方式,重建消费者对其“价值真实性”的信任、崇拜、甚至敬仰。


图片

品牌商业创新与

城市文化再造的双向奔赴

跻身核心商圈或地标的庞然大物,也成为了一种文化通道。


图片


“巨物营销”的野心远远不止于品牌本身,而是品牌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通过“巨物”与城市景观的深度融合,品牌借机夯实其在地化资产,城市则在“软渗透”中不断被注入国际化活力。


而中国上海,便是这一进程的最佳注脚。从 LV 的巨型轮船装置呼应黄浦江的百年航运史,到 Loewe 打造的亚洲最大的精品店“上海罗意威之家”,再到 Loro Piana 以“百年一触,世纪之旅”全球首展在上海开展,这些鲜明的地标建筑与文化输出,都在印证中国市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场域,而是开始从“消费中心”向“品牌文化创新中心”加速跃迁。

正如 LVMH 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在此前公开发言中,也提到了上海的独特价值:“上海这里的丰厚历史和时尚行业相辅相成。时过境不迁,上海象征中西融合,海纳百川,这条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定是一脉相承。”


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庞然大物,在“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国际”之间建立了更可被感知的对话媒介,让上海成为品牌文化创新的试验田与孵化器,也令中国市场不仅仅被视为消费重镇,更是国际品牌探索文化创新的关键策源地。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品牌商业创新与城市文化再造的“双向奔赴”,正从上海向福州、深圳等城市进行全国辐射。


图片


去年 5 月,生活方式品牌宜家在福州用一只超大蓝色购物袋打造了一场“蓝袋子游园会”主题活动;同年 9 月在深圳万象天地,由眼镜品牌 Gentle Monster 打造的“巨人展”主题空间,通过巨型装置和独特的艺术展示营造了全新的零售体验空间。


另外长沙、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也通过策展型零售、主题快闪店等形式,成为各大时尚品牌的“试验田”。中国城市正以文化共生的创新力,从“国际时尚之都”的单点爆发走向全域共荣。


图片



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曾说过:“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企业需要为消费者创造‘Wow Moment’(惊叹时刻)”。在中国,这不仅是营销的“瞬间高光”,更是文化与城市的深度入场,共同完成对品牌价值与文化的深度注解。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五层502室 电话:010-85229689、8522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