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UPDATES
人货场边界正在消失?看这场科技创新发布上AI如何重塑服装产业逻辑
作者:中服协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2025-11-18 18:52
科技如笔,绘就创意轮廓;产业如布,承载智造温度。从航天级功能材料融入面料肌理,到数字孪生技术重构设计链路;从AI算法优化生产效率,到绿色科技赋能可持续时尚……科技与时尚的融合早已突破边界、深度共生。

图片

11月17日上午,“2025世界服装大会科技创新发布”在创新之城东莞虎门举行,发布会以“科技赋能时尚·智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数字变革、AI驱动、3D技术、跨界融合等关键词展开精彩分享与思维碰撞。

虎门镇副镇长黄杰德、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齐梅、纺织行业数字化创意与协同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斌红等领导,以及行业顶尖专家、知名品牌和科技创新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见证时尚产业数智升级现状,共谋产业智造新质生产力未来路径。

“科技创新并不是加分项,而是必答题,从效率提升到AI创新赋能,到数字供应链精准匹配,科技研发、营销已成为国际竞赛的核心。”会上,虎门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黄杰德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虎门采取的包括建设虎门创新中心、加快智能化改造、工业产业集群落地等在内的一系列服装产业升级举措,正是为了将虎门镇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风向标。“接下来我们将全力加快推动服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欢迎更多朋友和我们一起做好‘服装+科技’这个大文章,共同打造服装产业的创新高地。”

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齐梅也在发言致辞中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工智能、大数据相互融合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由助推器升级为核心引擎。未来我们要共同聚焦三个纬度,一是以数据智能为底座,实现效率、规模的兼容;二是开放生态与数字融合为路径,形成产业协同;三是以全球数字连接与可持续为盈利,推动中国服装从产能输出迈向品牌、标准、模式输出的系统性跃升。”

从这些分享中,我们能窥见AI、数字工具、智能体赋能时尚产业打破边界、实现无限创意、重构生态诸多的趋势亮点。

图片
亮点一:

AI智能重塑人货场边界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引擎已成共识,中国AI发展也已从“市场驱动”转向“国家战略引领”,人工智能在时尚产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营销的全环节应用,正在加速行业转型破局,加快解决成本挤压困局、数字化转型困难、品牌创新不足、绿色升级壁垒等发展问题,实现整体价值链的跃升。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纺织工业人工智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洁阐明中国服装行业已经走在数字化全链路上。从自动铺布、柔性剪裁、3D缝纫机器人、检测识别AI技术、吊挂系统等智能装备、智能工厂升级,到款式生成、工艺设计、库存管理与智能供应链、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智能软件的应用,再到个性化定制与智能推荐、虚拟走秀与数字发布等智能服务的选择,以及健康检测、运动传感、感知反馈、环境交互、医疗康复、能源自供等智能产品的开发……AI智能不仅正在改变传统纺织服装时尚行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正在重塑人货场边界。

对此,2025年见证了互联网入口向AI迁移与大语言模型发展的飞书消费行业解决方案负责人杰森同样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即使AI存在小概率幻觉、模型越来越便宜、动动嘴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数据质量等问题,但AI仍将从提升协同效率、革新用户洞察、产品升级创新、爆款内容打造、内容合规检查、加速知识流转、助力技能与业绩提升等方面重构“人货场”的逻辑。“当然,仅仅拥有AI工具不足以激活生产力,提示词能力是驾驭AI的‘方向盘’。管理者应该具备把管理要求转化为AI指令的能力。”

“服装行业现在作为一个时尚行业,在生产之外,还承担了其他职责,如让人美,向‘智’转,科技创新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让你的想法成真,帮助你打开所有的空间和场景。而中国服装产业也从产能输出转为品牌输出,服务输出,当其他国家和市场定制化和规模化矛盾冲突时,我们可以发挥供应链领先优势,以科技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与大规模定制化,加速企业破局、品牌输出,实现全新增量。”而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BU总经理王延红则分享了自己的建设性观点。

图片
点二:

AI、数字工具赋能无限创意

在消费升级与产业数字化的双重驱动下,大数据早已成为时尚产业洞察趋势、精准决策的核心引擎。但企业如何从碎片化的数据中,提取、分析出Z世代为主的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个性化、场景化需求,并以此进行产品决策?“科技创新”主题发布会上,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联合编制的《大数据女装流行趋势报告》正是为女装企业的这一痛点而生。它让我们看到了时尚产业从“凭感觉”迈向“用数据”的全新阶段,看到了数据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决策核心”,新质生产力对产业升级的赋能。

而数据除了助力企业实现更精准的设计,还可以赋予企业更精准、快捷的实现无限创意与个性化设计。Fashabl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rlndo Daniel da Cunha Ribas Fernandes的分享中,就阐明了这一点。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以尖端图像生成技术为时尚团队赋能的Fashable,可以通过不同AI工具的接入,为不同品牌、厂商开发适合的模型,创作契合品牌DNA、并融入趋势洞察的设计,还可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种族、肤色的人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定制,并进行线上展示和社交媒体宣传。“AI智能工具可以给我们带来独特的超能力,让我们可以跟客户共同创造出他们想要的、符合不同市场规则、满足环境保护需求的产品,同时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减少浪费。”

柯镂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杨莹则通过从3D技术建模软件、CLO商城到CLO AI面料生成器、CLO面料数字化服务的CLO数字生态的介绍,指出,AI、数字工具可以从缩短开发周期、实现无限设计、进行高效沟通、存储和管理数字化资产、拓展虚拟展厅等应用、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维度,助力企业重构产业效率与创新边界。

此外,柯镂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材料数字化负责人杨金鑫也从海量数据库的生产力维度出发,强调了AI、数字工具的强大创新驱动力:“当你拥有海量的具有结构化的样衣,以及面料数据库,结合AI,你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爆款预测,实现创新驱动,让AI技术不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新的企业引擎。当然,企业也应制定数智转型目标,驱动工厂加入数字化流程,让创意设计能够真正落地到生产。”

图片
点三:

数字、智能体重构产业协同生态


时尚行业数智升级道路已深耕前行多年,但依旧存在多重误区。其中,不同环节、不同企业之间的数字生态难打通成为制约产业数智生态繁荣与行业新质生产力升级的最大难点。

深耕全球服装领域近30年、在中国积累了一百多家鞋服客户的赛趋科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雷宇,强调公司一直在做的是把大家散落的数据、流程串联起来,从产业链协同,到让采购决策更清晰,再到让设计创新更可控以及生产更高效,全方位帮助企业“做对、做快、做准”。“当所有的软件都在解决单一垂点的问题时,我们更要看到协同的重要性;而当你选择和搭建系统时,要基于清晰准确的数据与来自一线场景的业务逻辑,才能筛选出真正有效率的数字化工具。”

作为现场唯一的品牌方代表,全棉时代供应链高级总监章洁霏就集团在商品企划、商品设计以及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链路协同的数字化升级进行了介绍:“数字化转型是我们全集团投入最重要的单元,从初期的工具提效,到今天的产品设计重塑,再到组织重塑……从场景切入,可落地、有影响、可衡量,是我们选择数字工具的标准,但无论如何,第一步一定是从数据开始,只有先把内功打扎实了,我们才能有持续进化学习的基础能力。”

而目睹很多企业和技术团队从技术慢慢推导到场景、难以甄别适用AI工具、不同环节信息难打通等多重痛点,NuvaTech创始人&CEO邓彦恒全新定位“多模态AI+智能体”,旨在基于对工具的理解甄别适用工具,为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时尚全链路打造一个以“你”为中心的未来时尚操作系统,帮助企业提升销售与转化率,减少退货与浪费,实现敏捷供应链,同时通过穿搭助手、AI生图等工具,解决消费者的购物烦恼。“我们的愿景,是以AI联动柔性制造,构建真正以消费者为核心的Fashion OS,无缝连接消费者、设计师与柔性供应链,为设计与生产注入新活力,开启可持续时尚新范式。”这一“智能体”带来的不仅是产业链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也让消费者可以主宰自己的时尚定义,将产业协同生态的边界进一步外延。

从 AI、3D 技术到智能体的落地实践,从供应链协同到工业互联网搭建,从增量价值挖掘到业绩突破路径,再到落地过程中的痛点拆解、经验分享与未来展望……科技创新驱动下,传统时尚产业正焕发新生,行业高质量发展全新赛道也被阔斧开辟,而科技创新与时尚的碰撞,也让看似冰冷的科技被赋予了人文的温度、澎湃的心跳。未来的时尚道路上,让我们继续拥抱科技,打造新范式、谱写新篇章!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五层502室 电话:010-85229689、8522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