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UPDATES
陈大鹏:新中式、新国潮、新东方美学已成为服装界文化自觉
作者:中服协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2025-05-27 11:17

5月24日,“中国时尚经济创新发展峰会”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成功举办,峰会聚焦时尚经济产业全链条,围绕供给与消费两端,深入探讨时尚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推动产业在文化自信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期间,举办了《中原时尚 艺秀中牟》——中国国风时尚周启动仪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出席峰会并致辞,全文如下:



新中式、新国潮、新东方美学已成为服装界文化自觉,赋予当代审美多元表达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服装协会会长  陈大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创新之城深圳,共同参加本届文博会“中国时尚经济创新发展峰会”,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我们以“东方美学,时代华章”为主题,探讨东方美学的体系构建与价值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双向赋能,非常具有意义。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协会,向参加今天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很期待接下来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智慧分享和真知灼见。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具象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创造,也是精神的彰显;是技术进步和时代变迁的标志,也是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映射。近年来,汉服、宋锦、莨绸等等民族服饰和传统工艺,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展现出蓬勃的市场生命力和时尚创造力,朝着产业化、细分化、高端化的方向深入发展,为纺织服装行业价值创造注入了新的审美范式和灵感源泉。我们看到,新中式、新国潮、新东方美学,已经成为众多设计师和品牌的文化自觉,创新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赋予鲜明的当代审美和多元表达,激活中华服饰文化的独特识别,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交融互动中,塑造着新的文化体验,引领着新的时尚潮流。

实际上,人们追求的不仅是服章之美,也是礼仪之大、人文之韵。新时代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富足与健康,更加自豪地探索自身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生活,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层次认同。国潮、国货、国风的崛起与流行,也在客观上推动着由西方现代文化所主导的时尚话语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师不再简单地追随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是高扬文化主体性,发挥创造主动性,重建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自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于产品和品牌之中,形成新的时尚风格、生成新的东方美学,达到形与神、技与艺、美与用的和谐统一。

当前,中国服装行业正在努力实现从服装制造强国迈向世界时尚强国的新跃迁。文化生产力是产业文化与精神创造属性的核心所在,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要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当代价值的时尚生态,实现文化创造力和时尚话语权的根本性提升。同时,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弘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日用即道等造物理念和生活美学,加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体系的研究阐释工作,探索“文化认知、设计转化、内容传播、生活应用”的价值增强链路,在科学性、系统性发掘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历史地看,服饰文化本身始终处在复杂深刻的演变之中,传承中有创新、融汇中见发展,因应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材料、纹样、形制、色彩、工艺等也一直在不断迭代重塑。因此,东方美学的体系构建和价值转化,绝不是循规蹈矩的复古、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要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意设计,顺应当代生活和当代审美,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要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胸怀和视野,积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拥抱青年文化、流行文化,吸收世界多元文化,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服饰文化的复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让我们不负时代、共织锦绣,以文化人、以衣载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中国设计、中国品牌更好走向世界。攀登东方美学新高峰,铸就中华服饰新辉煌。

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五层502室 电话:010-85229689、85229437